妙手狂生 发表于 2011-3-10 14:45:03

詹天佑故里欢迎你——婺源县浙源庐源古村导游词

詹天佑故里欢迎你——婺源县浙源庐源古村导游词
詹德兴2011-3-6
朋友们好,现在我们要去的庐源是婺源一个古老的村落,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故里。
现在我们所见到的牌坊为詹氏后裔所建,上题“黄隐胜迹”,两边的对联为:“黄石仰遗风,品节清高,千载以来垂典范;隐公荫后裔,人文昌盛,九州之外播名声”。此联为婺源开先县令郎敬之后裔,婺源名老中医郎革成所撰。此牌坊所对青山即凤凰山。
走过古石桥,桥头立着的石柱为“如来佛柱”,六棱体,每面都刻着佛像和佛经,为镇邪之物,古代婺源每个村落的水口桥头都有,村民称之为“添灯柱”,为婺源水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破四旧现在留存的已经不多了。
沿庐溪而进,两岸青山相对,浓郁的癞痢花(土名)等香气扑鼻,这里就是青山峡,北宋时方腊乱兵来袭,庐源詹氏在这里为保家园力阻乱兵,牺牲了不少壮士,终于使方腊部队损兵折将而败退,被当时的北宋朝廷赐封为“忠勇世家”。其中值得一说的是当时力战而死的詹光国,被北宋朝廷封为忠勇辅国上将军,他的哥哥就是北宋骂方腊而被方腊处死的詹良臣。詹良臣为詹氏黄隐公下第十四代,早年游宦睦州,当时任缙云尉(《宋史》称睦州人)。詹良臣的儿子詹迪方,籍名詹大方,宋政和五年三甲进士,绍兴十三年官司谏,十四年任中丞,十七年签枢密院事(相当于宰相)。其后裔多在江浙,尊詹良臣为始祖。
过了青山峡,眼前豁然开朗,俨然世外桃源。但见阡陌纵横,村居散落,鸡犬相闻。古有庐源八景为:龙川德泽、象笏文山、石井甘泉、琥珀奇峰、马窟澄清、鹰尖毓秀、青山忠庙、绿树祠堂。庙、祠已毁于文革。
庐源进村有几棵古老的大树,是珍贵的楠木。绿树祠旁还有一棵古老的樟树。这些郁郁葱葱的巨大的古树向人们诉说着庐源悠久的历史和庐源人世世代代谋求发展的艰辛和代有名人的荣耀。村中马路右转就是黄隐公墓和中华詹氏大宗祠、詹天佑纪念馆。
詹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源于西周周宣王姬静的次子姬至泓,封地为詹城(在陕西西安附近),传五世到姬礼以封地为姓詹。黄隐公本名詹初,字元载,为詹氏第四十七代,南北朝时陈朝担任东阳郡赞治大夫,有治绩,民歌曰:“前有沈,后有詹,东阳获二天”。陈朝灭亡不仕,雅慕黄石公因号黄隐。黄隐公原来住歙县篁墩,于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6年)迁婺源,遇异人曰:见凤且止。黄隐公沿浙岭走来,行至凤凰岭,恍然大悟,于是定居在庐源。其子孙后代繁衍极多,因庐源地势闭塞,山多田少,所以大多出外谋求发展。但其分迁各地的詹氏黄隐公后裔都把庐源作为自己的祖地和圣地。《江南通志》、《徽州府志》、《婺源县志》、《新安名族志》都称黄隐公为江南詹氏之祖。詹天佑的祖父就是出外谋生的,但詹天佑始终说自己是婺源庐源詹氏,詹天佑的祖母坟墓就在庐源,墓碑上刻有詹天佑等天字辈兄弟八人的名字。作者有词《感皇恩》一首赞曰:
婺北有庐源,大夫初到,课子耕读少烦恼。豪情稍敛,又被儿孙发了。江南詹氏祖,人人晓。 黄隐古迹,魂萦梦绕,龙凤呈祥卜吉兆。(庐源地名龙川,出有凤凰山,叫做龙凤呈祥)桂花香远,留下家风忠孝。看出匣宝剑,迎风啸。(黄隐公墓在庐源桂花树下,宝剑出匣形)
黄隐公之下詹氏有名的人很多,大多宦游在外成为一方詹氏始祖。其中第四代詹云烟迁庆源村,为庆源詹氏始祖;第七代詹庶为水南村詹氏始祖;詹迈在唐宣宗时为抚州刺史;詹进为唐武宗会昌三年进士,官饶州刺史,后居乐平浯口为横街派始祖。第八代詹必明迁浙源宋村,詹必明的后代詹朗为岭脚詹氏始祖,詹希言为虹关詹氏始祖。詹必明的哥哥詹必胜为唐僖宗时先锋兵马使,攻打福州阵亡,其次子詹之谏迁浙源察关,为察关詹氏始祖;庐源、浙源、庆源号称为“詹氏三源”。第八代詹必达迁秋湖为秋湖詹氏始祖。第十世詹仁敏在后周时任莱州尹;第十六代詹敦仁(文菖公支派)宦游河南固始(《宋史》称固始人),后为安溪开先县令,为闽台詹氏始祖;十九世詹琮胜为宝庆元年乙酉汤中榜二甲进士,官翰林秘屬,创天衢书院,弟弟詹才渊为醇佑张渊榜三甲进士,官少府;詹理阳为宋理宗开庆元年己未周震炎榜二甲进士。二十世詹经为宋理宗醇佑元年辛丑徐偐夫榜三甲进士。二十一世詹玉甫任紫阳书院山长,再任郡博士;詹余庆任信州玉山教谕;詹著为宋理宗醇佑九年己酉科解元。二十二世詹应麟为翰林院太常博士。二十三世詹同在明朝洪武四年任吏部尚书,与宋濂共事。詹同的儿子詹徵为吏部尚书、太子太保。其后人散居各地,黄冈詹氏尊詹同为始祖。詹廷芳为户科给事中。二十四世詹鲁为蔚州太守;詹希原为中书舍人,大书法家;詹希恺为元大都兵马指挥使加殿前护驾大将军,元朝兵败入蒙古,为蒙古詹氏始祖。二十九世詹良胜,为广东都司,抗倭有功。三十世詹子显为广东新兴县主簿、知县,有政绩。此时庐源詹氏有一对长寿夫妻:詹子德活了107岁,他的夫人108岁,称为人瑞。三十一世詹迪智为明天启辛酉中式武魁,累官参将。三十二世詹天宝为湖广武冈州知州。四十世詹天佑为工科进士,曾参与中法马尾海战,表现英勇,后奉命修建铁路,为中国铁路之父。
庐源詹氏历代文风极重,有很多人无意进取功名而专心著书立说,可惜文革毁掉很多,但看这充满诗情画意的世外桃源,又有哪位文人不会诗兴大发呢?
中华詹氏大宗祠为各地詹氏后裔捐资所建,气势宏伟。詹氏并非黄隐公一支,所以宗祠内悬挂着从文侯、詹礼及许多黄隐公以前、以外的詹氏先祖画像。香火恭上则有他们的牌位。以寄托詹氏后裔对先祖先贤的思念。
詹天佑纪念馆在大宗祠的左侧,内有很多关于詹天佑的资料,还有詹天佑捐给家乡的灭火工具铜水龙和詹天佑工科进士的旗杆墩。旗杆墩是古代科举功名的象征,庐源旗杆墩原来很多,说明中举当官的人不少,很多都已经在文革中遗失。
庐源民居与婺源其他村落相似,粉墙黛瓦,戗角飞檐。四面青山环绕,山上都有路通往邻村。其中埕头岭为通往段莘的要道,纯青石板铺就,曲径幽雅,是徒步的好选择。沿途村落为:埕头、石槿、古寺下、槎口、东山、石佛到段莘中村。庐源往上为庐坑岭,古称龙尾,有路直达官坑。
各位朋友,我们领略了庐源的田园风光,也了解了詹天佑辉煌的家族史,是不是有对这钟灵毓秀的山村总是出人才的感叹?谢谢各位。

小白 发表于 2011-3-10 16:27:37

是导游吗?

婺源斌彬 发表于 2011-3-10 21:36:52

以下是引用 小白在2011-3-10 16:27:37的发言:
是导游吗?
妙手老师不是导游,是婺源的文化人,好文章,支持一下!

婺源摄影人 发表于 2011-3-13 08:16:30

下次去庐源,我们电话给妙手,请他给我们做导游。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詹天佑故里欢迎你——婺源县浙源庐源古村导游词